增发含“权”产品 理财资金入市暖流涌动
8个月前 (05-09) 10 0
“通过内嵌权益类资产,打开产品收益空间,具有必要性和性价比,未来发展空间广阔。”一位股份行理财公司权益部人士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
今年以来,伴随着市场回暖及政策释放鼓励信号,多家银行理财公司发力布局权益类投资,特别是在探索含有权益类资产的理财产品上更进一步,含“权”产品发行量增多。虽然多数此类产品仍是以固收类资产作为主要底层资产,但显著增加了一定比例的权益类资产配置,兼具了估值稳定及收益弹性。
业内人士认为,银行理财加大布局权益投资,可提高资产配置的多样性和投资效率,带动银行理财业务进一步创新发展,丰富产品体系,扩展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区间,满足不同风险收益偏好投资者需求,为投资者创造可持续、相对稳定的收益,增强市场竞争力。在这个过程中,理财公司的投研体系建设、权益市场研究及市场把握能力至关重要。
含“权”产品发行升温
近期,银行理财市场权益投资重新涌动起暖流。
业内人士认为,前两年在市场波动、“破净潮”冲击下,权益类理财产品随行就市,发行量收缩。2024年以来,由于市场回升向好以及相关政策鼓励等多重因素的推动,理财公司目光再次聚焦布局权益类资产,固收打底但含有权益类资产的理财产品发行迎来一波热潮,多家银行理财公司广泛推荐含“权”产品。
Wind数据显示,今年以来,理财公司共发行权益类理财产品和混合类含权理财产品近60只。农银理财、中银理财、招银理财、民生理财等多家理财公司成功发行了多款含“权”产品,传递了理财公司加大权益布局的信号。
农银理财5月7日成立的“农银理财农银同心·灵珑价值精选第40期理财产品”,募集规模6300多万元,满足投资运作条件。产品资料显示,其业绩基准为3.40%-4.80%,主要投资货币市场工具、债券等,根据市场情况配置权益资产等,债券、非标准化债权等资产占比50%-80%,股票占比20%-30%,杠杆比例110%。
光大理财3月12日成立的“阳光橙安盈乐享日开(180天更低持有)”也显示,投资于固定收益类资产以及具有类固定收益属性的权益类资产。此外,该公司还于2月成立了两款“阳光橙安盈”系列产品,均为可投资权益类资产的混合理财产品。
招银理财日前透露,公司通过“固收+少量权益”仓位,陆续推出“价值+、红利+、量化+、结构+、债券+、全球+、黄金+、多元+”等八大系列含权产品线,总规模达2000余亿元。
记者梳理多只类似产品发现,货币市场工具、债券等固定收益类资产仍是此类产品的“基本盘”,股票(含优先股)、证券投资基金、各类资产管理产品或计划等权益类资产成为收益增强的主要贡献者。部分产品还适当参与以对冲为目的的金融衍生品交易。
有业内人士表示,目前银行理财布局含“权”产品,更多地加入了泛权益的资产,如通常具备正现金流、波动相对较小的优先股、转债、公募REITs、红利低波等资产。
不仅仅是新发产品加速,存续的含“权”产品业绩表现也不俗。招商证券数据显示,理财公司存续的混合类、权益类理财产品年初至4月15日,平均收益率分别为0.88%、1.1%,较3月末分别回升约0.3个、1.5个百分点。
积极挖掘权益投资机会
中国理财网显示,截至5月7日,理财公司发行的处于“存续”状态的混合类产品和权益类产品有近1300只。不过,从绝对规模来看,银行理财混合类产品和权益类产品份额几乎可以用“小微”来形容。《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年度报告(2023年)》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末,固定收益类产品存续规模为25.82万亿元,占全部理财产品存续规模的比例达96.34%;混合类产品、权益类产品和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产品加在一起还不足4%。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告诉记者,从2023年末理财产品投资资产分布看,主要是以固收类资产为主,债券类、现金及银行存款及非标准债权类资产占比接近九成;而权益类资产的投资规模占比相对较低,不到3.0%。从近几年情况看,现金及银行存款类资产占比上升明显,权益类及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占比放缓明显。
普益标准研究员李霞表示,根据普益标准数据统计,截至4月末,权益类理财产品存续规模约为400亿元,股份行理财公司存续规模占比超过56%,国有大行理财公司及股份行理财公司合计存续规模占比超过80%。权益类理财产品规模较低,银行理财对权益类资产的配置比例不高。
这也意味着,含“权”理财产品还有很大增长空间。
业内人士表示,去年底以来,理财公司便在权益市场有加大布局的动作。近期,新“国九条”的出台,更为理财公司布局权益投资带来新机遇。新“国九条”提出,鼓励银行理财和信托资金积极参与资本市场,提升权益投资规模。
业内人士认为,对于银行理财来说,这意味着产品端可配置更多优质资产,提高资产配置的多样性和投资效率。而在理财资金入市方面,国有大行及股份行理财公司也将扮演主要角色,引领银行理财业务进一步创新发展,扩展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区间,满足投资者对高收益产品的需求。
某股份行理财公司人士向记者透露,当前理财公司投资权益资产,“主要是投资公募基金,部分同业也自己下场买股票。”
华夏银行董事长李民吉日前在该行2023年度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华夏理财积极探索权益类投资机会,在保证收益底线的基础上积极开发优先股、可转债等兼具收益优势和估值稳定的权益资产策略。下一步,华夏理财将加大权益市场研究,紧盯权益市场动态,以做好五篇大文章为抓手,加大科技创新、绿色主题等权益基金配置,多维度持续发力,探索布局相对收益目标理财产品,满足不同投资者对权益类产品的投资需求。
多方发力补短板
既要实现相对稳健的收益率,又要尽力寻求更高的收益率。这对理财公司的投研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资管新规出台后,大家都说银行理财、公募基金和各种资管公司同台竞技,但在权益投资这块,银行理财的劣势还是比较明显的。”一位理财投研人士告诉记者。“虽然说不少理财公司都配备了专门的权益市场投研团队,但整体来看银行理财公司在权益类投资这块的投研能力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普益标准相关人士称,理财公司受到自身投研能力限制,主动管理能力较弱,在权益类资产中获取相对稳健收益存在困难;银行理财的投资者风险偏好相对较低,大部分投资者对“+权益”产品的波动和风险容忍程度有限。
对于权益投资能力短板,李霞表示:“理财公司应加强自身投研能力,以支撑权益投资,还应加强权益类产品的创新设计。此外,也应加强投资者教育,合理引导投资者做价值投资及长期投资。”
周茂华表示,高收益伴随高风险,一般来说,含权益类资产理财产品,有助于提升理财产品收益,有助于丰富理财产品体系,以更好满足投资多元化理财需求,但相应理财产品净值波动整体也会有所提升。
“对于理财公司而言,主要在丰富产品体系,满足不同风险收益偏好投资者需求同时,尽量降低理财产品净值波动,为投资者创造可持续、相对稳定的收益,以增强市场竞争力。客观上要求理财机构加强投研体系建设,增强权益市场研究及市场把握能力。”周茂华说。
“我们将进一步加大股票投研队伍的建设和产品布局,沿着长期稳健的定位和目标,不断提升相匹配的投资能力。”招银理财相关负责人说。
“由于权益类、偏股混合类产品的风险较高,而目前银行理财投资者的风险偏好仍较低,对相关产品接受程度可能还需要提高,也是在需求端制约银行理财探索布局权益产品的因素之一。”
“含权类产品结构很难兼顾更低收益与收益弹性,因此管理人需要加强投资者教育,促进投资者降低保底预期乃至接受一定程度的亏损预期。”前述股份行理财公司权益部人士说。
多位银行理财人士还表示,由于投资者首次购买银行理财R4及以上(高风险)产品需柜台面签,存在一定不便,对理财公司发展权益业务带来一定掣肘,因此建议监管评估适度放宽R4及以上理财产品首次购买需临柜面签的要求。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